距离展会开幕还有

0

“人工智能+”驱动云南安防产业升级,构筑西南数字安全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8日 文章来源:南亚社会公共安全科技博览会作者:南亚安博会

近年来,云南省安防行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浪潮,通过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在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社区防护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云南以前沿技术为驱动,以实战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智能安防体系,正成为全国安防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先实践区。

智能安防体系建设: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

云南安防行业的核心突破体现在构建了集智能感知、精准分析、快速响应于一体的主动预警防护体系。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打造的AI反诈监控调度平台堪称典范,该平台以中国移动“九天”平台、“羲和”反诈系统及DeepSeek大模型为技术底座,通过“总体态势”“涉案分析”“外呼监测”三大核心模块,实现对涉诈号码的全维监测、精准识别与实时劝阻。

这一平台的应用效果显著:特征挖掘与建模效率提升近50%,涉诈号码识别精准率提升7.5%。自2025年以来,已向公安部门输出窝点线索4000余条,协助抓获诈骗嫌疑人6000余人,成为打击电信诈骗的“智慧大脑”。

在省际协同方面,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新型电诈治理模式及技术验证孵化基地于2025年9月在昆明正式授牌运营,这是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首个新型电诈治理模式及技术验证孵化基地。该基地致力于打造“技术研发-场景验证-模式输出-生态共建”四位一体的创新枢纽,标志着云南在电诈治理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智慧警务创新:AI政务助手提升服务效能

在智慧警务领域,昆明市公安局与昆明移动联合发布的西南地区首个AI政务助手“春晓”代表了AI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春晓”基于中国移动“移动云”智算底座,融合DeepSeek大模型与数字人技术,支持普通话、昆明话、英语三语交互,可精准处理治安、交管、户政等7大类180项咨询业务,回答准确率达95%以上。

“春晓”之名巧妙嵌入昆明方言“样样晓得”之意,又化用古诗《春晓》意境,寓意“风雨护平安”。作为“24小时在线警员”,它通过“昆明警方发布”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为企业群众提供全天候服务,同时在线下办事大厅设置数字人一体机,极大提高了市民办事效率。

昆明公安还首创《无犯罪记录证明》网上办理服务,通过全市211个政务“e办通”自助终端实现24小时“全市通办”,累计办理量已突破4800件。这一创新是昆明公安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便民利企工作质效的有益尝试。

智慧城市治理:数字技术赋能精细化管理

在城市治理领域,昆明市上线智能化信息采集车,通过AI信息采集核心技术,有效填补网格化管理人工巡查的盲区。这些车辆配备全景摄像头、GPS设备和算法主机,可提供环境卫生、市容秩序、道路问题等60余类网格案件的识别服务,实现专项问题快速采集。

截至目前,智能化信息采集车已完成巡查工作3300余公里、采集案件6800余件,其中符合立案标准的典型案件达883件,涵盖道路破损、占道经营、不明井盖等十余个类别。车辆在城市主次干道、高速公路、高架桥等公共空间进行网格案件的快速覆盖采集,让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

在智慧管理大厅,网格案件信息采集视频分析平台与智能化信息采集车紧密协作。采集到的案件信息实时返回中心控制平台复核,避免重复上报;多级审核机制确保案件判定规范公正,防止误判漏判。平台还具备轨迹回放和视频回放功能,为案件追溯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社区建设:科技驱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在社区安防层面,曲靖市麒麟区白石江街道官坡社区的智慧社区建设展现了AI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价值。社区投入300余万元,布建智慧门禁系统571套、高清摄像头620个(其中AI摄像头30余个),停车道闸23个,并联网接入酒吧、KTV、宾馆酒店等56个重点场所监控200余个,实现重点区域智能设备全覆盖。

智慧门禁系统不仅实现安全屏障功能,更成为社区服务的窗口。通过门禁终端推送便民信息,社区实现安全管理与便民服务的有机结合。智能前端的日采集数据达1000余条,汇聚数据资源3000余条,形成人员精准管控数据库。配合AI摄像头、烟雾感应器等设备,实现警情与火情自动识别和智能预警,构建起“地面巡查、空中监视、数字门禁、手机预警”的立体防控网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系统会对48小时未出门的独居老人自动预警,网格员及时上门查看;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网格员主动上门了解情况,有效预防家庭矛盾纠纷。这种精细化服务模式,体现了科技赋能下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能。

技术融合应用:云网端协同构建全方位防护网

云南安防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多种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博览会昆明展区,各企业展示了AI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创新应用:南方电网展区搭载电力大模型的智能交互机器人,能在变电站等场景替代人工执行带电作业等高危任务;华为公司推出基于“AI对抗AI”理念的星河AI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在企业安全的多分支场景中,华为防火墙集成Emulator微内核脱壳引擎与AI安全检测算法,未知威胁检测率达95%。

中国电信建成覆盖31个省(区、市)的安全能力池,实现云网安全风险“可测、可知、可防、可控”。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信建成全球首个天地一体、覆盖城市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2024年在全国16个城市布局,2025年将覆盖40余个城市。同时,打造全球首个运营商级量子加密办公应用,将量子安全技术深度融入即时消息、音视频通话、身份认证等应用中。

在无人机安防领域,昆明理工大学研发的基于云—边—端计算架构的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集成了边缘计算、多传感器融合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实现从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到决策的全流程智能巡检。该系统不仅可支撑边境防控场景,还能为道路路害监测、非法入侵识别、非法盗采排查等多个领域提供高效、安全、智能化的巡检服务。

产业发展与展望:构建数字安防新生态

随着“人工智能+”战略的深入推进,云南安防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昆明市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营收将突破1300亿元。昆明市从责任、机制、保障、能力4个维度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构建城市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运用大数据加AI技术实现攻击快速精准溯源。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信创政务云平台“苍洱云”以自主可控的技术系统和闭环管理机制,构筑起一道“看不见的安全防线”。平台严格遵循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和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要求,构建起以“飞腾+麒麟+安全可信链(PKS)”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实现从硬件架构到软件架构的全域全栈自主可控。

展望未来,云南安防行业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应用,重点发展智能感知、精准分析、快速响应于一体的安防体系,推动AI技术与各行业安全需求的深度融合,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筑牢“数字防线”。

云南安防行业通过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实现了从传统人防向技防、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从单一防护向全面管控的重大转变。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云南正凭借其创新实践,抢占新一轮安防行业发展的制高点,为全国安防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支持单位

昆明市商务局

主办单位

南亚安博会组委会

云南省智慧城市集成服务商协会

联合主办

泰国安防协会

老挝国家消防总公司

云南省智能与数字经济协会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昆明市大数据协会

昆明市网络安全协会

承办单位

云南万隆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昆明会展产业促进会

版权所有:云南万隆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南亚安博会组委会 

服务热线:13708730608  邮箱:905905199@qq.com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6007655号-22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483

地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海伦城市广场2座10层1003号  网站地图

展商报名

观众报名

联系我们